长期资本供给与保险(二):开发性金融理论对保险业的启示
时间:2020-01-16 10:51:33 来源: 本站

内容摘要

开发性金融是以发展来解决发展的问题,是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主要践行者和主要实施者。开发性金融能够弥补商业金融的一些短视,同时又不像政策性金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遵循市场的内在逻辑,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开发性金融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作用。其运行机制以及在我国未来的实践应用,可为保险业战略性思维以及产品端、运营端和投资端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促进我国短板领域发展以及长期资本供给机制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概述

1.1 开发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在国际上,开发性金融于二战后兴起。伴随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银行、世界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并遵循凯恩斯主义理论模式,实现经济扩张。上世纪80年代后,伴随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西方主要流派回归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世界银行以外,其他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纷纷撤销。

中国的开发性金融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是在凯恩斯主义之后、新自由主义之外的产物。”(陈元,《开发性金融理论沿革、属性与发展》)中国的开发性金融起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因此,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是巨大的社会需求、政府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国家信用有效的市场化运用,以及巨额的居民和企业储蓄存款、巨额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些因素成为开发性金融的推动力量,促进了其成长发展。


1.2 开发性金融的主要特点

开发性金融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支持国家战略,但不需要使用财政补贴。一方面,开发性金融站的角度更高,看得更远,是站在国家层面,着眼于公共产品领域,为国家战略服务。这就与主要服务于企业的商业金融相区别。另一方面,开发性金融不使用财政补贴,而是通过建立一套独有的运行机制实现收益。这又与政策性金融不同。


1.3 开发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开发性金融之所以能够在公共产品领域实现增长,关键在于准公共产品外溢效应的结构化,通过建立一个金融结构,实现信用增信和长期收益。

开发性金融的供需格局更大,包含宏观意义下的所有重要的生产要素。从盈利模式上看,开发性金融可以说是“金融+”,加的是一个受益机制,即通过一些创新性的组合,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同时改变了现有的市场结构。

开发性金融成功的要点,一是实现了商业可持续,二是很好的控制了风险。开发性金融的一个优势就是通过长期项目获取长期收益。这需要源源不断的业务支撑,从而有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1.4 开发性金融的理论界定与评价

虽然开发性金融在实践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理论界对其却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其无法纳入已有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或者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理论范畴。

开发性金融既不是政策性金融,因为它是市场化运作;又不是商业金融,因为要支持国家战略。它更像是两者的一个交集,正好弥补了政府、市场双失灵领域的服务盲区。

开发性金融的本质,可概括为:用投资银行的思维,在发展中国家,用市场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的不足,并最终落实国家战略。

首先,市场的不足在于,公共品投资市场不愿意做,主要靠政府投资来弥补。开发性金融的主要业务可概括为“两基一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类似公共投资,但又不是政府行为,而是市场行为,是靠自我投资、自我收益、自我循环来实现的。所以是用市场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其次,商业金融主要是以存贷差作为基础的生存空间。而开发性金融的生存基础则在于长期项目的投资,用源源不断的长期收益支持新项目的启动资金。这是投行的思维,不同点在于服务国家战略这一宗旨。

在业务模式上,开发性金融与一般投资业务的区别在于:一是主动性和开发性。其他金融机构解决的是从1~10的问题,而开发性金融更多的是解决从0~1的问题。它不是线性的推导,而是跳跃性的创造。二是长期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很高的对未来的判断力。

在市场化运作层面,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区别需要界定。商业金融着眼于存量,是在红海。开发性金融着眼于增量,是在蓝海。商业金融是标准镜头,开发性金融是长焦镜头,标准镜头下不赚钱的事,对于长焦镜头来说就可能赚钱。

开发性金融能够平衡经济中的几个矛盾性问题,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过程。

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市场到政府,可以画一个光谱。极左端是完全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极右端是完全市场主导的“自由至上主义”。在这中间,“新自由主义”偏右,“凯恩斯主义”较之偏左,但整体也是偏右。从“凯恩斯主义”继续往左走,探索的空间还很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开发性金融”都应处在这个区间。开发性金融在实践中,将政府和市场融为一体。它创造了市场,并将政府引入,解决了政府跟市场合作的问题,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变成了一个市场行为,进而完善了政府。所以它恰好推动了市场和政府的建设,解决了市场和政府的矛盾问题。从学科属性来看,开发性金融更贴近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是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最好结合。

二是构建性理论和经验性演化的矛盾。我们在建设制度的时候,到底是用成文法还是经验法?是先做好一套计划还是让市场自行演化?开发性金融正是构建性理论和经验性演化的融合点。在国家战略上,它是构建性的,需要先有想法;在实践过程中,要靠大家的智慧自然演化。因此,开发性金融能够融合平衡这一矛盾。

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现在很多人研究的社会型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就是姜老师说的,外部性如何内部化,既对社会有益,也让自己有收益。在经济学理论上,就是个人的自私如何带来社会福利。在实践中,就是在政府和市场失灵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四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问题。在信贷扩张,货币增量过大的情况下,人们就不愿意做实体经济,容易造成经济波动。而开发性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拓展了市场的分工,提高了效率,从而扩大了市场的结构和规模,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因而不会带来通货膨胀。货币扩张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消化。所以开发性金融是做综合性的金融,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因而解决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

另外,对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界定、监管与评价,我们也有几点思考。首先,我们希望能够为开发性金融理论找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规律。比如以往的经济学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那么,开发性金融是否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增量的角度去研究?其次,开发性金融机构,比如开发性银行,它更多的是起到投资的作用,拥有投行的功能。那么,开发性银行是否更应该叫做开发性投资银行?最后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价的思考。现在我国仍依照银行的监管制度来监管开发性金融机构。但由于它与银行本质上不同,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及意义

2.1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与优势

开发性金融以其创新性的运行机制和重大的战略优势,在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主要是1994年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历经20余年的发展,开行在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改善民生、对外发展等战略性投资等方面的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总结出了20字方针的开行经验——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

以城镇化建设为例,开行一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融资改造,比如苏州金鸡湖改造、沈阳铁西区棚户区改造等,支持了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在融资过程中,也通过结构化运作,实现长期性收益目标和整体财务平衡。另外再比如京沪高铁,同样既支持了国家战略,又实现了长期收益。还有助学贷款,既实现了教育上的长远目标,也通过创新性的信用建设机制,实现了财务平衡。

开发性金融应用于中国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国情优势。中国的人口基数和高储蓄率,是实现更高层面金融运作的基础;二是政治优势。我们有集中统一的领导,能够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很好地凝聚方向,进行组织协调和有力行动;三是制度优势。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有效使用。


2.2 开发性金融的重要意义

开发性金融是以发展来解决发展的问题,是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主要践行者和主要实施者。开发性金融能够弥补商业金融的一些短视,同时又不像政策性金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遵循市场的内在逻辑,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开发性金融还兼具国际主义关怀。开发性金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其他国家既没有提出也没有如此大规模地实践。但是,开发性金融的内容和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是一贯和一致的,即开发性金融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工具和武器。它不仅能够带动中国的发展,其原理还能够运用于支持第三世界发展。现在发达国家产能萎缩,财富出现泡沫,没有发展前途,只有和开发性金融结合,走向发展中国家的蓝海,才能真正释放发展潜能。世界银行、其他多边性金融机构都可以运用开发性金融服务第三世界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发展方式和模式。“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开发性金融所聚焦的科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恰符合四中全会的主题,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发性金融可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性力量。


2.3 开发性金融的未来发展

开发性金融未来的发展,既要向后看,也要向前看,传统领域与创新领域兼顾。

向后看,主要是交通、建材等传统领域,对中国,尤其是落后省份,仍然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用开发性金融来做,会比商业金融更有力量。我国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在世界上仍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发展潜力非常大。因此,传统开发性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向前看,主要是教育和科研领域,这也是我国相较美国主要的短板。从开行过去的经验来看,向前看都取得了成功。90年代是中国的城市化,10年代是国际上的大宗商品。如何把教育和科研的外溢效应结构化,是我们未来面对的挑战。同时也应在与国际接轨和提供创新的环境方面做出努力。


三、开发性金融对保险业的启示

开发性金融对保险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值得保险业深入研究,从而在保险的战略性思维,以及产品端、运营端和投资端的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3.1 战略思维

保险业的实践,尤其是创新性实践,应该以规划先行,做好科研工作。开发性金融理论源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其战略意义值得保险业借鉴。

开发性金融是支持发展的金融,其首先是一种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加以总结就形成了发展金融学。它既继承了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又在中国的发展实践认知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属性,使其真正区别于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以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防范发展中的风险,而不是把增长空间压缩和管死,这才是促进经济发展之道,也是“发展是硬道理”在金融业的直接体现和表现形式。

开发性金融从理念提出到实践应用,产业周期和投资期限特别长,且融通政策工具的能力特别强,对所有要素和环节考虑特别细,对竞争性的对标也十分明显。开发性金融海外投资的视角也比商业金融更有战略纵深。这些都值得保险业,尤其是保险资金的长期运用进行借鉴。


3.2 融合发展

开发性金融能够依托国家信用,同时具有其独特的创新性信用建设机制,也能够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项目发展。

开发性金融所关注的科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础性短板问题,都与保险密切相关。首先,在产品端,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正是保险本身所覆盖的范围,保险与这些领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在运营端,保险业与科技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入,科技在保险业运营模式的改善中已经起到了理念性颠覆的作用,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应用。另外,在投资端,保险资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本,在这些领域的股权投资都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未来在养老、科研、教育、医疗等领域,都具备保险与开发性金融之间的结合点。二者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我国短板领域发展以及长期资本供给机制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