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国际应用及启示
时间:2019-12-24 11:06:42 来源: 本站


内容摘要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国内被各领域关注和热议的同时,其实际应用的过程却并不顺畅。对其应用前景,国内一部分专家学者相当乐观,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谨慎,甚至持反对意见。而在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已经得到大规模探索和使用。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断言:“区块链将重新定义世界。”美国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也在报告中将区块链技术称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广泛影响已经从社会生活层面向金融创新、供应链管理、云存储、分布式太阳能等领域不断渗透。研究国际上对于区块技术的领先应用,将有助于我国对区块链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跨越,对于我们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了一种内在的信任机制,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摆脱中心化的控制。技术发展的逻辑即在于此,那便是寻求一种更为先进的连接和交易方式,剔除当前种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实现公平和公正。而当前技术变革的方向,就是从“中心”向“分布式”的结构演变。不光是技术,放眼全球,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在由单边的“中心—外围”结构向更广泛、更扁平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由以欧美为政治经济中心,逐步发展为一个多元化、多中心的时代。

MelanieSwan2015)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应用于货币领域,与现金有关的加密数字货币和数字支付系统等;第二阶段主要应用于合约领域,如股票、债券、信贷、资产确权和智能合约等;第三阶段主要应用于政府、健康、科学、文化和艺术等方面,最终实现弱中心化和社会自治。其中,数字货币我们已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另行分析。本课题主要分析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点对点信任

从应用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了一种点对点的信任机制,从而使得系统可以摆脱中心化的控制。在区块链之前,信息传递的架构以中心化为主,大家出于对中心的信任达成交易共识。但中心化架构一方面赋予中心节点过多的权力,同时也无法避免低效率、高成本、双重支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金融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其解决了信息传递中的信用问题。区块链其实是“信用机器”,它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人们降低信任成本,确保信息安全。这正是区块链的“初心”,也是它的最大价值。有专家认为,区块链很可能成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1.1 信任中介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维持协作最重要的机制是信任,这就需要一个所有人都信任的中介。为此,人类社会建立许多组织和制度,维持信任系统的运行,比如货币、法庭和银行。现代商业发达的重要表现就是信任扩展。陌生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正是发达的信任中介在起作用。跨国公司、银行和互联网,他们是商业世界的信任中心,他们可以连接无数的人,促成数量庞大的交易,创造巨大的信用价值。为此,这些信任中介也从中获益颇丰。在互联网时代,一些电商平台事实上也是信任服务的提供者。人们在平台买卖,通过平台旗下的电子支付方式转账,平台承担着信任担保的作用。

1.2 中心化信用中介的成本问题

中心化的信用中介能够运行,需要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因此产生巨大的信任成本。比如,菜市场要向摊位收取租金,才能维持环境整洁,秩序良好,确保市场内买卖公平;电商平台首页推广拥有巨大价值,它会向商家收取高额推广费;银行开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建筑富丽堂皇,一大用意就是赢得信任。为维持市场信任体系,无论是交易双方,还是信任中介,他们实际上都付出了庞大的信任成本。


1.3 区块链建立去中心化信任机制

商业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信任成本降低。比起人为操作的不透明性,开源的代码更为可信。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取消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变成人与人的直接交易,也就是建立点对点的信任。区块链的出现,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中介”的技术构想所在。

区块链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上所有用户共同记账与核账。每个人(每台计算机)都有同一个账本,数据公开透明,在这个账本上的任何交易,都将引起所有人账本更新。从技术角度说,在这套公共账本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是计算机科学最伟大的创新,正是这种分布式数据库的构想,使得信任通过大众合作和编程建立起来,而不是通过强权机构。


1.4 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解决信任问题

区别于传统由中心化(如交易、清算中心等)机构进行信息更新和验证的模式,区块链通过形成共识机制解决信用问题,利用弱中心化的模式实现网络各节点的自证明。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主要以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机制作为共识机制。交易记账权或区块建设权需要节点通过算力竞争获得——节点通过计算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构成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并且,随着求解难度的不断增加,计算量也随之增加。工作量证明机制中,其他节点通过验证结果的方式,确定求出解的节点完成了相应工作量。

除工作量证明机制外,区块链技术还存在其他共识机制,如权益证明机制(Proof of Stake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gate Proof of StakeDPOS)等。权益证明机制通过每一笔交易销毁的币天数(CoinDays)实现权益证明,从而克服了工作量证明机制浪费算力的问题。股份授权证明机制则是通过实施科技式民主来抵消中心化的影响:由拥有投票权的人投票选出区块链的生产者签署(生产)区块;在每个区块被签署之前,要验证前一个区块已经被受信任节点签署。区别于其他保障加密货币安全的算法,在股份授权证明机制下,每个客户端都能决定可以信任谁的问题,而不必信任拥有资源最多的人。该机制可以最大化有投票权人的利益,同时最小化维护网络运行和安全的成本。

区块链技术通过共识机制产生了“智能信任”(Coded Trust),可以作为可靠的数据库记录各种信息。除共识机制外,区块链系统记录的信息字段与生成时间相对应,一个区块经过验证链接到区块链后,会被永久存储。该信息具有唯一和不可篡改性。通过共识机制等技术保证,区块链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信任问题,可以为金融行业创造自信任的金融生态。


二、欧美的区块链研究应用情况概述

当今世界,区块链技术的前沿创新仍是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区块链创业企业当中,至少一半以上要么是注册在美国、英国,要么是在美英两国进行研发。在区块链创业企业的数量上,中国和加拿大差不多,在国际上占3%左右的比例,之后是德国、以色列和新加坡,均占2%以上。


2.1 欧洲:区块链研究领先

欧洲在很多方面引领了区块链的发展,其开源文化促进了区块链技术的动态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积极参与了区块链项目。欧洲区块链初创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柏林和瑞士。

英国是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政策的先行者。20148月,英国财政部提出金融科技振兴策略。2017年,该部门又提出了“监管创新计划”,重点探讨对变革性业务模式及新技术的激励策略。英国央行正在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政策和技术问题:英国区块链报告概述了区块链的潜力、区块链如何改变公共服务和提高政府效率。总部位于伦敦的金融科技公司GovCoin Systems Limited进行区块链试验,以支持政府精简福利分配的目标。

爱沙尼亚的Guardtime不仅与政府合作,将区块链用于健康记录,而且还与北约等国际组织合作。此外,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在爱沙尼亚开发申请;马恩岛政府已经开始使用区块链注册表来记录哪些公司在使用分布式在线分类账系统;荷兰中央银行也以DNBcoin进行了比特币克隆实验,并且正在进行更多的测试。飞利浦早在2016年就使用区块链进行健康医疗;丹麦中央银行计划发行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克朗作为储备货币,法国中央银行也进行相关尝试;瑞典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土地所有权。

欧盟委员会于201821日宣布启动一项旨在促进欧洲区块链技术发展并帮助欧洲从中获益的新机制。这个名为“欧盟区块链观测站及论坛”的机制具有收集与区块链有关的信息,监测和分析相关趋势,探索区块链技术的社会经济潜力并应对相关挑战等功能。自2013年以来,欧委会一直为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预计到2020年,用于资助利用区块链技术项目的金额将高达3.4亿欧元。


2.2 美、加:区块链生态圈

美国和加拿大对整个区块链生态圈影响较大,有关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区块链公司获投融资总额近20亿美元,美国占比超60%。全球比特币和区块链获投创业公司披露融资总额已达到19.47亿美元,美国比特币和区块链获投创业公司披露融资总额达到12.52亿美元,占比达到全球份额的64.30%。中国已披露的融资总额为1.14亿美元,占比为5.86%(博链数据库)。

美国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手段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2016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了白皮书《支持联邦银行系统中负责任的创新:货币监理署的观点》。20173月,OCC对外发布了向金融科技发放许可牌照的草案。

美国的区块链公司在Outlier Ventures的追踪器上显示,有1/4之多。纽约是美国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中心,主要原因在于纽约是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业发展的重心,纽约金融业也正在努力解决如何应对分布式分类记账技术所面临的问题。纽约同时也是非金融领域的几个大公司所在之地,如ConsenSys就发展以太坊(Ethereum)技术,将区块链应用到了金融领域之外。2015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启动了一项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实验,旨在为金融机构业务探究高校解决方案,这是首家大型金融机构主动接受并研究区块链技术。2015126日,纽交所入股的Coinbase,获批成立比特币交易所,美国以纽约州为代表的比特币监管立法进程初步完成。

在去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参加达沃斯论坛区块链座谈小组的美国财政部长Steven Mnuchin认为,区块链可以有助于美国政府管理与外国投资者的公私合作(PPP),而加强PPP合作,能够在不产生额外的债务的情况下,为特朗普的公共基础设施计划提供资金,促成公共工程的更新换代。这将刺激经济增长,并能将大量的资金风险转嫁给私营部门。

美国国务院也鼓励使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政府采购在全球经济中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换种说法看占约9.5亿美元的公共资金。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腐败消耗其中的20%到25%,每年约为20亿美元。美国国务院副秘书John J. Sullivan表示,“在公私合作中,区块链技术通过提高透明度,能够处理公共采购资金流程本身内的资金腐败、欺诈或挪用和以及效率低下问题。”

此外,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也向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提供3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资助研究在以太坊区块链网络上运行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业内分析称,基于人工智能让卫星在快速响应的区块链网络上工作,能够大幅提升卫星的工作效率。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也奖励了“小企业创新研究”,为其提供资金以开发区块链技术在边界安全方面的作用。

加拿大有一个活跃的区块链创业社区,主要是因为以太坊就来自多伦多比特币社区,而且这里集中了以太坊主要提出者Vitalik Buterin为主的一批人才。此外,著名的区块链技术专家William MougayarDon Tapscott也来自加拿大。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同,加拿大证券管理局(CSA)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科技计划“Sandbox(沙盒)”,主要针对区块链初创公司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201312月,世界上首个比特币ATM机在温哥华投入使用,加拿大国会修订法案以规范比特币业务。20166月,加拿大央行展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CAD-Coin——电子版加元。


三、区块链技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应用

信用是金融活动的根基。在金融行业,人们正是希望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问题。尽管区块链技术目前无论是在科技界还是金融界的应用很有限,缺少成熟产品,但在金融领域,大型国际银行机构(如富国、汇丰、花旗等)都在积极布局区块链,建立自己的区块链研究室。从宏观角度来看,金融领域可以说是区块链应用敲开的第一扇“大门”。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可能产生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区块链弱中心化特点可以简化金融服务、管理流程;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构建开户、登记、结算和清算系统,将消费类资产、实物资产和虚拟服务类资产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开源的特征,可以构建智能合约。


3.1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

3.1.1 银行业痛点分析

3.1.1.1 清算效率问题

现阶段商业贸易的交易支付、清算都要借助银行体系。这种传统的通过银行方式进行的交易要经过开户行、对手行、清算组织、境外银行(代理行或本行境外分支机构)等多个组织及较为繁冗的处理流程。

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彼此之间需要事先建立代理关系,并批准授信额度;每笔交易需要在本银行记录,与交易对手进行清算和对账等,导致整个过程花费时间较长、使用成本较高。


3.1.1.2 跨境支付问题

随着消费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跨境服务也获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境电商、跨境留学、跨境旅游这三大板块。不过,在跨境服务迅猛发展的背后,跨境支付的痛点也越来越突出。

现行的跨境支付系统普遍采用的SWIFT网络。在该系统下,跨境支付交易手续复杂,通常需至少24小时才能完成,并且往往面临手续费与汇率方面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受制于所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结算时,也涉及到多币种结算的汇率损失。


3.1.2 区块链技术如何消解银行业痛点

3.1.2.1 以去中介和自信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与传统支付体系相比,区块链支付可以为交易双方直接进行端到端支付,不涉及中间机构,在提高速度和降低成本方面能得到大幅的改善。尤其是跨境支付方面,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一套通用的分布式银行间金融交易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跨境、任意币种的实时支付清算服务,并使跨境支付变得更快、更便宜。


3.1.2.2 以共识机制使交易更加透明安全

支付信息在区块链系统上的完整记录,能够保证交易信息的可追溯,并实现实时统计资金的流向和用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洗钱、偷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即使区块链系统部分网络节点瘫痪,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这就增加了黑客攻击区块链支付体系的难度,提升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3.1.3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实例

R3区块链联盟:商业票据交易系统

2015 9 月成立的R3区块链联盟,在所有研发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金融机构中,可以说是在商业银行领域应用的典范。作为银行业区块链组织,其核心职能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开发应用、制定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行业标准。目前,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高盛等60 多家银行集团均加入了该组织。

R3区块链联盟联合以太坊、微软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在具备目前电子票据的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成为一种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票据形态。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加入了试用,并对票据交易、票据签发、票据赎回等功能进行了公开测试。201812月,四家欧洲银行(德国商业银行、INGNatixisRabobank)在R3开发的Corda平台上进行了一项短期债务工具的实时交易。该交易涉及以名义价值发行价值10万欧元的为期一天的欧元商业票据(ECP)。


OKLink:全球金融传输网络

2016年,OKCoin推出区块链金融网络OKLinkOKLink是构建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新一代全球金融传输网络,致力于推动全球价值传输效率,同时提升全球汇款用户体验。

OKLink链接全球中小型金融参与者,包括银行、汇款公司、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等等,借助区块链技术极大提高价值传输的速度、成本,透明性及安全性。


瑞波区块链:即时跨境汇款

20177月,日本和泰国之间首个基于瑞波区块链的即时汇款服务正式开始。这项区块链服务能实现个人资金从日元到泰铢的转移,经过25秒就能存到收款方的账户上,而现在两国之间常规的汇款都需要花上两个工作日的时间。


TD Bank:追踪资产走向

20184月,加拿大银行TD Bank提交的一份专利申请显示其意欲探索利用公共区块链数字化追踪资产走向。TD Bank主要是使用公共分布式账本的思路帮助营销点计算机追踪交易记录,还通过分布式储存的形式保存包含资产动态和它的价值信息的数据块。

一般来说,大型银行对于区块链应用仅限于私人或许可型分布式账本,而此次针对公共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探索,显然预示了一场新变革的可能性。


Primechain-asset:印度“压力”资产交易系统

20184月,印度推出用于交易“压力”资产的区块链系统项目primechain-asset,包含基于智能合约的拍卖系统、内置监管报告和其他功能,允许银行分割压力资产并将其出售给其他银行、资产重组公司或基金。该区块链平台还将提供一个资料库,用于存储与资产相关的文档,便于资金方获取更多的资产信息,市场更好地进行价格发现,以提高资产的可交易性。


蚂蚁金服:电子钱包跨境汇款

20186月,蚂蚁金服宣布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在香港上线,并且现场完成了第一笔汇款,耗时仅3秒。而在以前需要10分钟到几天不等,且流程更加复杂繁琐。这次汇款过程中不碰币,没有效率、汇率和安全的风险。


We.trade:中小企业跨境金融交易

20187月,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欧洲银行团体宣布,他们已经通过共同开发的区块链平台we.trade完成了首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时跨境金融交易。该平台基于IBM的区块链平台和Hyperledger Fabric技术,由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法国那提西银行、荷兰拉博银行、欧洲第二大银行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意大利裕信银行共同组建,关注欧洲的中小企业贸易,旨在提高跨境金融的交易效率。

IBM在欧洲的区块链主管Parm Sangha评论道:“当we.trade从试点应用程序转变为跨国界实时交易,它已经证明了区块链技术在企业环境中的威力。”

目前,we.trade11个欧洲国家开展。该平台首席运营官Roberto Mancone表示,下一步将是“从欧洲和更远的地方获得更多的银行和客户的支持。”


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更快实现跨境结算

20188月,科技巨头IBM正式推出了一项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这是一个专为受监管金融机构设计的实时全球支付网络,可以实现比现有更快的外汇结算、跨境支付和汇款等。目前该网络已经在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上线,IBM还在积极寻求扩展该网络,以期能够刺激创新并改善全球金融包容性。

该网络使用Stellar协议进行跨境结算和汇款等操作。通过使用这些数字资产进行结算,能够绕过传统的中介,从而将结算时间缩短至几秒钟时间。该网络除了提升交易速度之外,还有望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World Wire目前仅在限量试用阶段,支持Stellar Lumens和美元稳定币之间的结算,但他们也在寻求其他货币,添加诸如欧元等其他稳定货币。


3.2 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业的应用

3.2.1 区块链应用于证券业的优势

3.2.1.1 让价值流通自由高效

证券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表现形式,而证券交易的本质便是价值的流通。现有的中心化的流通机制,使得市场的运行更易受到人为操纵、市场外的干预以及市场信息的不完全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影响市场运行的自由度,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和错配。

区块链恰恰因其所建立的去信任机制,为价值流通提供了完美的通道。由此人们将区块链誉为“价值网络”,认为它能够让金钱的流动如同数据的流动一般自由、高效。

区块链可有效降低证券发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区块链应用了分布式账本技术,上链信息实时在全网记账,降低了单节点记账失败的风险,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同时,除了证券信息可以实时上链存证外,与投资决策相关的其他信息也可以记录上链,供所有参与主体查询参考。且上链信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减少信息不对称。


3.2.1.2 降低场外交易风险

因为目前的证券及资金管存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而且相对较为宽松,再加之场外创新产品都会有非常强的复杂性,所以如果与场内交易相比,场外交易的风险会更大,主要体现在证券交割、合约履行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一旦发现场外交易中的违约情况,很难对市场风险和最大损失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而区块链则可以承担中央证券机构所承担的一系列职能,比如强制执行职能、数据中心职能、信用担保职能等。不仅如此,区块链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执行这些职能所需的成本,并将其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共识机制,交易过程中的争议可以被有效避免。同时,区块链所提供的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和时间戳,也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在区块链机制下,交易双方、监管机构可以对交易进行确认和追踪,由此区块链也承担起了信用担保、数据中心等重要职能。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证券和资金的有效交割,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场外交易中的系统性风险。


3.2.1.3 简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

证券交易从最初的实物交割发展到现在的无纸化交易,交易效率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很多。而随着区块链的兴起和迅猛发展,证券交易的流程和效率又将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传统的证券交易必须经过开户、委托、成交、结算这四个环节,而且这四个环节还涉及多个相关方,如银行、券商、交易机构、结算机构、投资者等。无论是哪一个相关方出现了失误,都会影响交易进度和交易效率。而区块链智能合约则可将复杂的业务处理流程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并使交易双方绕过第三方直接进行交易,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操作成本。

区块链使记录、管理、保存证券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相互闭塞变成了全网透明、主体匿名。另外,在对不同主体的差异化监管的过程中,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决定证券的发行方式(公开还是非公开),还可以设立相应的监管节点。从而使得多层次证券发行体系可以逐步建立起来,解决证券发行流程杂、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


3.2.1.4 有效补充交易监管制度

区块链的引入,可以加强各股权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和流通性,并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从而提升股权市场的活力。但随着股权市场活力的不断提升,交易监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在提升股权市场活力的同时,区块链还必须补充场外交易监管制度。

区块链可以为系统构建出一个特殊的监管节点,而且还可以针对各种不同因素(例如交易级别、融资规模、交易主体等)设置不同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这样,监管机构便可在第一时间掌握股权市场的交易动态和整体情况。

区块链可以记录所有的历史数据交易情况及其他重要信息,而且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没有办法篡改。这也表示交易流程的自动化监管已经变得非常现实,交易的自律性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3.2.2 区块链在证券业的应用实例

Symbiont:全球第一个智能证券交易平台

Symbiont是一家新型的区块链平台公司,为近些年在世界上快速发展的数字货币与电子金融产业提供服务,致力于建成全球第一个用于发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证券和交易智能证券的平台,推动区块链科技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运用发展。机构和投资者可以在此平台上以智能证券的方式,发行、交易和管理各类金融工具。Symbiont的根源可以追溯到OverstockMedici项目和合约币项目。几个原本在Medici工作的开发人员,2015年年初离开了原团队,后成立了Symbiont

20158月, Symbiont宣布首次发行“智能证券”。在区块链上发行了第一个“智能证券”,


Overstock旗下的tØ.com:数字股票平台

20158月,Overstock发布区块链平台,意图率先变革贸易和结算业务模式。该平台可以发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如债券、股票等,颠覆DTTC现有的T+3结算模型。

20163月,Overstock 宣布将允许股东在区块链平台TØ.com上购买股票,整个流程将和传统平台购买流程一样。作为一个透明的股票贷款平台,TØ.com完全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开发,并遵守资产开放协议。作为Overstock旗下的金融技术子公司,TØ.com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将有效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透明度。


纳斯达克Linq:区块链股票发行

201510月,纳斯达克公布了私募市场区块链解决方案Linq项目。该项目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发行上市前公司股份,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管理估值的仪表盘、权益变化时间轴示意图、投资者个人股权证明等功能,使发行公司和投资者能更好地跟踪和管理证券信息。

20151230日,纳斯达克发布声明称,区块链创业公司Chain已经使用Linq对一位私人投资者发行了该公司的股份。Chain是第一家使用Linq技术来完成并记录私募证券交易的公司,该交易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一大进步。但这只是一笔单独的交易,且纳斯达克并未透露该笔交易的规模有多大。因此,Linq在更广泛的范围里运用仍面临挑战。

此外,纽交所、澳洲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也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Bond-i:全球首个区块链债券项目

20198月,世界银行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个区块链债券项目bond-i,该项目为世界债券市场开创了先例。它基于分布式的许可网络,可以进行端对端的债券周期管理,最终能够实现相应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效率、透明度、生产力,带来了可审计性,降低了所需承担的风险,同时增加了与监管机构互动的机会。截至今年9月,bond- i已向多家机构募集到1.1亿澳元。


中国银行区块链债券发行系统: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债券发行簿记系统

2019124日,中国银行公告称,已于123日在境内完成2019年第一期200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定价。在此次发行中,中行同步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债券发行系统,这也是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券发行簿记系统。

目前该系统覆盖了债券发行准备、簿记建档、定价配售等3个阶段,可以同时支持债券发行人、簿记管理人、承销商、直接投资者等4类主体分权限接入使用,实现了债券创建、要素信息维护、公告发布、承销团组建、网盘式文件管理、债券申购、订单汇总、定价配售等8项功能。

该系统的运作包括三个主要环节。第一,颁发CA证书。债券发行参与主体(包括发行人、承销商、投资者)在系统注册过程中,自动获取区块链CA证书,内含公钥和私钥,用于数字签名认证及信息加密传输。第二,链上组建承销团。发行人指定簿记管理人、簿记管理人组建承销团时,系统将使用各参与主体的CA证书逐个完成区块链层的组团签名认证。第三,链上存证。债券发行过程中,系统分步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将关键信息上链存储,包括债券详情、公告文件、配售结果等。系统用户可查看各步上链信息的区块链交易ID、区块哈希值和区块编号。上链信息实时在全网广播,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有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


3.3 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

3.3.1 保险或是最需深度引入区块链的领域

纵观各大保险巨头,无论是汉诺威再保险(Hannover Re),还是法国再保险(SCOR),或是忠意集团(Generali),都开始在区块链应用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希望可以早日实现区块链与保险的结合。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能够使复杂的保险流程变得更为自动化;区块链改变了信用建立的方式,让参与者在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情况下达成共识,通过智能合约处理各种事务,减少了人为干预所造成的风险;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还可监测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比如通过健康手环随时监测健康状态,以此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评估健康风险,进而对保险事故进行确认,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

区块链应用于保险领域的优势,在投保人隐私保护、智能合同、追踪溯源、理赔服务等方面均能体现。


3.3.2 区块链技术直指保险业痛点

3.3.2.1 安全性问题

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问题一直是制约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客户信息容易被泄露,还有可能被篡改,损害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赔付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复交易或者可疑交易,损害保险公司利益。

区块链的公私钥密码系统能够保护消费者信息免遭泄露和篡改。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也便于保险公司进行复核,智能合约也能够自动识别交易的执行条件,避免重复交易。


3.3.2.2 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保险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而保险人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欺诈也由此产生。这也是业内一大难题,不光损害保险公司利益,也致使消费者不得不面对更高的保费和更小的保障范围。

保险公司目前通过购买或订阅公共数据来预防欺诈,这些数据可被用于识别以往交易中的欺诈方式,该市场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420亿美元。但此种识别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全行业性的欺诈防范也往往因个人身份信息敏感性的限制而难以实现。保险欺诈不仅使保险公司蒙受损失,还会使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多承担400-700美元的保费支出。

区块链可以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保留可用于理赔的永久性记录,反欺诈成为区块链最火热的应用方向之一。在分布式账本上,保险公司可将交易永久记录,并通过严格控制访问权限来保证其安全性。这样,保险公司便可在区块链上进行合作,共享欺诈性索赔,从而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同时,也能够识别出整个保险体系中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能够减少保险经纪人私售保单收取保费等情况,由此减少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损失。更少的保险欺诈能使保险公司实现更高的利润率,由此也能使消费者享受更低的保费。

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3.3.2.3 效率问题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实现任务的自动执行,让保险流程透明化、自动化,可避免大量的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整体效率。

比如在理赔环节,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智能合约可触发保险公司自动理赔,无须投保人索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赔难问题。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可避免合同争议,降低保险业务中的摩擦。经由区块链,可实现实物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追踪和保险。

在再保险领域,由于风险损失大,理赔效率很低,同时也极易引起纠纷。区块链的引入,则可避免合同纠纷,并很大程度上简化再保险流程,提高再保效率。借助区块链,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的系统内可同时保存有关保费和损失的详细数据,从而避免在每起赔案发生时双方繁杂的文书来往。

据普华永道估计,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区块链每年可为再保险业节约50-100亿美元。考虑到再保险费用在保费中占比5%-10%,区块链可进一步影响并推动保险产品的降价。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再保险中有助于再保险公司更有效地配置资金和承保,进而增加保险业的整体稳定性。


3.3.2.4 行业间信息交互问题

健康保险的发展,应建立在医疗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础之上。而现实中,医疗服务提供方、保险公司和患者三方之间的信息交互存在很大问题。同一患者的医疗记录分散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中,且存在重复和错误的记录,因而导致高昂的管理费用和冗余的流程。

区块链可实现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建立全行业同步共享的信息数据库,每年可节省数十亿美元。区块链技术可将患者的医疗数据管理权交还给患者本人,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访问权限。医疗记录的区块链系统可为分布式账本上每一记录保留加密签名,避免了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供应者之间不得不在各种数据库间核对患者信息。签名可为每一文档进行加密并加盖时间戳,而无需实际在区块链上存储任何敏感信息。


3.3.3 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实例

Lemonade:“全球首家P2P保险”平台

2015年,“全球首家P2P保险”平台Lemonade成立于纽约。该公司主要从事基于区块链的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理赔,减少过程中的繁琐认证过程,最快可以三分钟获得赔付。这家基于移动端,P2P的保险初创企业被誉为了“保险业的优步”,为消费者提供了价格远低于竞争者的保险协议。

Lemonade获得红杉资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种子轮融资,金额高达1300万美元,投资方还包括软银、Google Venture


Everledger:钻石保险防欺诈

20163月,英国区块链初创公司Everledger与前沿科技公司Ascribe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为买家、卖家和保险公司建立了钻石所有权的分布式账簿。他们将160万颗钻石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激光蚀刻将数字指纹印刻在了钻石上,其中包含了每颗钻石的唯一可识别信息,如序列号、清晰度和切割情况等,而这些数字指纹随后便会被保存在不可更改的分布式账簿中。

假如一位珠宝商谎称钻石被盗,并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索赔。他为“被盗”钻石伪造了证书,并将其当作新钻石售卖。由于每颗钻石的特征均被Everledger的区块链系统备案,当该钻石被重新包装出售时,保险公司可及时发现并追回它。


安联:智能合约驱动的互换和债券交易

20166月,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安联(Allianz)宣布成功用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处理巨灾互换和债券交易,认为该技术能够促进金融工具的市场化。

巨灾互换和债券是一种交易工具,允许保险公司按照预定触发条件规避重大灾难的潜在损失。重灾之后保险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赔付往往会拖延几周甚至数月;而使用智能合约技术来自动化这个赔付流程有可能将时间缩短到数小时之内。

安联和投资管理公司Nephila合作进行了技术测试,结果显示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显著加速和简化”保险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处理和资金结算。Nephila还指出了该技术测试的其他好处,包括增加掉期的市场化和把智能合约用于其他保险交易的机会。


LenderBot:小额定制保险

20167月,巴黎区块链应用企业Stratumn与德勤和LemonWay宣布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为共享经济服务的小额保险概念原型产品LenderBotLenderBot可以让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来定制小额保险。

LenderBot允许用户在借款合同中使用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可信第三方。价值较高的任务品(例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可以使用机器人来保险。用户向该流程中附加上签名信息,就能获得从区块链中含有时间戳加密的借款项目的链接,从而确保不可更改。因为比特币区块链的公开特性,该概念还提供了更好的透明度。


Docusign:区块链租车平台

20173月,DocusignVisa联合推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型证明项目,使用比特币区块链来记录保管租车数据。通过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实现在线处理,简化租车和为车投保的过程。从选车到选择保险计划直至付款的全流程都在区块链平台上被记录、上传及核验。


安联Hyperledger Fabric:“专属自保”区块链模型

20177月,安联保险基于超级账本联盟发布以“专属自保”保单为重点的区块链模型Hyperledger Fabric。该区块链模型专为职业保险和财产保险设计,旨在为专属或自保政策提供一个更加简化的方法。通过和花旗的CitiConnect API系统相关联,可实现指令和款项的接收。该模型通过将保单更新、保费支付和理赔记录等保单相关信息上传到区块链上,简化了各方之间的交易流程。


Insurwave:全球首个航运保险区块链平台

20179月,基于微软的Azure云技术的区块链平台“Insurwave”正式成立。该平台是由专业服务公司安永和软件公司Guardtime开发的,位于丹麦的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也加入了该组织,参与试点并部署解决方案。参与测试的还包括保险公司MS AmlinXL Catlin。平台被用来获取有关货物运输、风险和负债的信息,最终目标是允许航运保险生态系统中的每一方使用分布式账本,以便在需要时记录运输信息并实现保险交易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并增加透明度。

航运保险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多个参与方、大量文件资料以及巨大的交易数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正是解决复杂生态系统的良方,可有效解决航运保险行业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区块链数据溯源、公开透明等特点,也可确保客户、经纪人、保险公司和其他第三方网络的透明度。

安永也表示,还计划将其应用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商业保险,包括全球物流,航空和能源。


Fizzy:区块链航空保险

20179月,法国保险巨头安盛(AXA)推出了一项用于管理航班的区块链保险系统“Fizzy”。它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平台的智能合约网络,该平台通过扫描数据来源获取航班延误信息。如果这些航班符合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偿付条件,就会自动触发赔付。

过去几年,旅行保险由于受恐怖主义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出险频率越来越高。Fizzy系统是新兴的“参数保险”的一个分支。有别于补偿损失,参数化保险来源于一个基于触发事件的预支付,对与传统体系下的大公司而言,具有简化风险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潜力,但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面临较大的风控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参数化保险这种基于预付的机制有了可控的风险体系,这是区块链技术对保险行业产生最重大影响的地方。区块链提供的信任机制在技术平台上执行,参数化保险可以“小范围”地涵盖更多的事件,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区块链平台可以满足收据保存的需要,并给予提交文件和请求发放的授权,使获赔变得更加便利。

Fizzy虽然是航班上第一个主流区块链保险的试点项目,但它可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也有潜力应用于比较微小的针对家庭、企业和个人的保险领域,并从个人保险开始,最终渗透到企业运营和个人生活中。


建行与IBM:区块链银行保险系统

20179月,中国建设银行与科技巨头IBM公司合作,为香港银行业开发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保险服务系统。

银行保险业务常常受到消费者画像不完整、数据安全性差和传输效率低下的局限。而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银行保险系统则可精简银行保险业务,满足实时查看保险政策和数据的需求,加快了保险产品和业务的处理时间。同时,该系统可以创建一种安全防篡改的数据处理与存储方式,减少银行和险企的业务摩擦,塑造更强大的信任机制,在亚洲地区银行和险企的合作过程中达成高效的应用。


Gem HealthMedRec:医疗保险数据交互

20175月,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初创公司Gem Health开发了第一个用于健康索赔管理的区块链产品。基于该解决方案,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可实时查看患者的医疗信息,提高理赔效率。此外,区块链可通过启用精密权限设置以满足合规要求,还可将数据匿名共享,保护患者隐私。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MedRec医疗记录分散式内容管理系统具有类似的功能。但它不是直接将医疗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而是为医疗数据建立索引,允许获得权限的供应商访问记录。这一设定在保护了患者隐私的同时,为查找、核验患者信息创造了便利。虽然目前MedRec还是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的学术项目,但它为人们理解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保护医疗数据提供了实用模型。


中国太保与B3i财团:巨灾超赔再保险智能合约管理系统

201911月,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与全球区块链保险联盟B3i Services AG(简称B3i)成功完成一款巨灾超赔再保险产品的上线测试,并将在年底应用于再保合约续转,实现国际再保区块链商业化运用。

该产品是一种智能合约管理系统原型。该系统内每一份再保险合同都以被可执行代码写就的智能合约形式保存在同一共享平台上。当发生飓风、地震等保险事件时,智能合约将分析各参与者提供的数据并自动计算各相关方应分摊赔款。


3.4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

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总账系统,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支付、清算、结算步骤的出错率,同时监控每一步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是推动诚信社会建立的有效手段,也是区块链有利于金融监管的一面。

2019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作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3.4.1 传统金融监管具有局限性

资本市场也是一个有着大规模活性非结构化数据和信息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相关法律法规、交易规则正在发展完善之中。加之我国证券市场的“散户市”特征,个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投资者不成熟等因素,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中不合规现象、违法违规交易和监管套利仍然存在,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对敲买卖等行为,还有虚假信息披露,IPO虚假上市等情况。

以往监管部门对该类现象的监管主要是通过现场检查、文件审计约谈、稽查等方式,往往效率低、人力物力消耗大。此外,新技术也给传统的证券业带来冲击,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冲击下,一些没有持牌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可能利用漏洞非法获取投资数据,侵犯投资者隐私。

据数据统计,在全面从严监管的背景下,2016年至201710月底,沪深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605家,可以看出,传统主要靠人力进行监管和现场监管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4.2 区块链有利于整合监管基础设施

区块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其技术特性很适合应用于监管科技中,它有利于整合监管的基础设施,帮助监管当局提供实时可靠的交易状态,有效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同时极大的降低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本。

201712月,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表示,区块链技术应用广泛,对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发展有重要驱动作用。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也需探索解决包括隐私保护、升级修复机制等问题。

在跨界、融合、多维共存和多方向交互的过程中,金融也存在许多交叉和并发的风险。同时,金融业态复杂多样,大规模活性数据存在。运用区块链存证溯源,通过安全记录和加密方式验证数据,使数据可以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跨网安全共享,增强流程透明化程度,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数据中介,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可为监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3.4.3 区块链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实例

德勤的Rubix:一站式区块链平台

在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崭露头角的时候,德勤就已经看到了先机,优先集中力量布局区块链,将区块链技术发展成为商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合规问题的解决方案。2014年,德勤开发了一站式区块链平台Rubix,给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可扩展、兼容性高的合规区块链服务,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环境、商业模式、合规要求、风险程度、行为机构和组织架构等内生和外生变量,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区块链配置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Rubix基于全栈式区块链环境中进行的灵活开发和应用,以开源社区的方式,通过交互式的操作和多场景的应用,带动区块链原型的进化。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初期搭建和后期迭代升级成本小,并且可以适应多维度、多场景的应用。这些特点对于监管科技而言,无疑是开创性的。

同时, Rubix与监管科技中的监管沙箱具有相似的理念。二者都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交互互动等功能,都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都可以为合规对象提供进行试验的时空环境和外部条件。


ASX:积极探索区块链在证券交易监管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一直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在证券交易监管中的应用。20161月,ASX与一家区块链初创公司合作发布了一个区块链项目,以改进现金股票的清算和结算流程,并简化和加快证券交易后的流程。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还与SWIFT在项目需求定义阶段进行磋商,使区块链平台功能、技术要求和商业进程对标符合ISO20020的标准。该项目是开源的分布式账本,同样提供清算、结算和资产循环的服务,接近实时的结算能力可以降低交易对手方的风险,同样也可以通过数据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公司的运营风险,减少合规和审计费用。


央行:研发数字票据规范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也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纸质票据的交易过程存在许多灰色和不透明的地带,引发了一系列票据大案,农行、民生、邮储银行等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加上票据市场上还存在着不透明、不规范操作和高杠杆错配等乱象,规范票据市场,使银行承兑汇票回归安全透明高效的支付结算和企业融资方式刻不容缓。

2016年下半年,央行启动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钞信用卡公司和相关试点商业银行共同参与探究区块链数字票据全生命周期登记流转,并于2016128日正式上线上海票据交易所,力推电子化、数字化票据交易。


北京金融工作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监管系统

当前网贷行业迅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不断积累。目前,对P2P网贷机构,现有监管手段已无法动态实时掌握监管对象的交易情况,不利于及时发现、化解行业风险。

20181月,北京金融工作局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基于分布式存储、加密计算、交叉比对验证等技术特点,构建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监管系统。系统实现了产品实时登记、信息及时披露,可以对接银行存管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安全性可以高效交叉验证。因而可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和监管。同时,也可向网贷平台提供黑名单共享、业务数据修改留痕、引入银行和行业协会等相关方共建等增值服务,有效降低平台经营风险和风险交叉传导。


四、区块链技术在国际其他领域的应用

4.1 物联网

4.1.1区块链有助于建立物联网新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能够将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换及通信,从而实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产品供应链追溯、环境保护、工业监测、食品溯源、情报搜集、平安家居、智能交通、病人护理、水系监测、敌情侦查、智能消防、花卉栽培、公共安全等等。

数据收集是信息感知的基本形式,物联网系统要想正常运行,必须得到有效数据的支持。而在网络因素的影响下,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数据丢失或不准确的现象。同时,传统物联网采用中心化控制体系,其服务成本也会随着连接设备和数据量的增多而大幅上升。

区块链的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传输和存储架构,可以有效降低“物物互联”的超高运营成本,同时其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加密保护和验证机制能够解决物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以及交易权的传递,从而保证交易的有效性,实现商业价值的交互,建立物联网新的商业模式。


4.1.2 区块链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实例

自动遥测系统:三星联合IBM打造 ADEPT 系统

20151月,三星联合IBM打造ADEPT系统,利用比特币来打造去中心化的物联网。ADEPT是去中心化的P2P自动遥测系统,当数十亿个设备自动交互信息时,区块链将发挥分类账簿的作用。三星旗下W9000型号洗衣机纳入ADEPT体系,利用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向零售商发送订购单,还能自动支付账单。


零售业商品溯源:零售巨头纷纷推出区块链溯源平台

零售业的发展,必须先解决商品防伪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溯源平台,可获得供应链条上生产、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消费者通过扫码等方式便可获得溯源信息。

京东早在2017年便推出区块链溯源平台。截至20192月,京东已有700余家品牌商接入京东全球区块链品质溯源计划,5万个以上商品实现消费者扫码查询溯源信息,已累计超13亿条上链数据,逾280万次售后用户访问查询,覆盖了生鲜、农业、跨境溯源等十多个品类场景。

20186月,苏宁易购在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启用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只要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即可快速查询产品信息。

201810月,零售业巨头家乐福宣布已经开始采用区块链账本技术,追踪每一件商品的动态,将检测食品食物来源的时间,从原本的几天几周缩短至几秒钟。家乐福表示,他们将持续使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并且到2022年之前,将把区块链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它在家乐福在全球范围内的300多种新鲜产品。

沃尔玛自2016年起在中、美两地利用区块链进行食品溯源的试点项目,2019年开始规模化商用。首批已有23种商品完成测试进入平台,2019年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超过100种商品,计划截至2020年底,可追溯鲜肉将占包装鲜肉销售额50%,可追溯蔬菜将占包装蔬菜销售额40%,可追溯海鲜将占海鲜品类销售额12.5%。顾客扫描商品二维码,可获取商品供应源头,以及沃尔玛接收的地理位置、物流时间、产品检测报告等信息。


药物追踪:印度政府利用区块链打击假冒伪劣药物

20184月,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表示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利用区块链打击假冒伪劣药物解决方案的概念证明,2019年公开推广落地实施。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销售的假药中35%是印度生产。每类药品拥有独特的药品ID二维码,通过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系统追踪药物ID溯源,消费者或者企业可以通过扫描药品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访问药品的历史记录和来源。虽然存在初期成本问题,但项目符合印度政府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经济的愿景。


食品溯源 :澳大利亚“智能商标”以及可持续性食用糖项目

20186月,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正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欲创建一个“智能商标”,利用该商标将整个产品流转过程记录在区块链上。先从婴儿配方奶粉出口开始,解决供应链信息不完整、真实性核实成本高等问题。

20187月,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向可持续性食用糖项目拨款了225万澳元(约170万美元)。该项目由昆士兰种植者组织领导,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追溯澳大利亚的食糖供应来源。区块链技术将能够让买家清楚地了解生产甘蔗的源头农场位置以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状况。该项目被认为是最佳智能甘蔗种植管理实践项目,是推动制糖行业提高可持续性和溯源性发展的重要一部分。


4.2 数字政府

4.2.1推动政府服务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双重觉醒

区块链应用于数字政府领域,其核心在于推动政府服务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双重觉醒。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让各国政府也意识到它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部分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推动区块链在政府治理与公共应用领域的实践和探索,比如爱沙尼亚、加拿大、百慕大、美国、墨西哥、迪拜、英国等国家。


4.2.2 区块链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实例

爱沙尼亚:数字政府新典范

信息强国爱沙尼亚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以前,就已提出了KSI(无钥签名基础架构)的技术,并基于该技术推出了全民数字身份项目(E-Estonia)。

2014年,爱沙尼亚发起“数字国家计划”(E-Residency),通过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推动建立“全球首个没有物理边界,完全基于数字空间及共识的数字国家”,并将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在了教育、健康、投票、数字签名、交通、税收等领域。

目前,爱沙尼亚已实现98%的银行交易可在网上完成;90%以上的爱沙尼亚民众拥有电子身份卡,持有电子身份证卡的公民可以获取4000多项公共和私人的数字化服务。

2018年,爱沙尼亚宣布即将推出基于区块链的g-global business portal人力咨询市场项目,通过构建去中心化协议的人际互动平台,将专家与客户联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需求,寻找到更合适的各领域专家和人才。


加拿大: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政府公文

20181月,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宣布建立区块链试点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政府公文,发布政府拨款、捐助等信息,以提高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让选民能够参与公共信息的查证和确认。NRC表示后续还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


百慕大:运用区块链技术改善房产登记系统

20181月,百慕大总理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欲运用区块链技术改善房产登记系统,旨在改善该地区房产的透明度与安全性,以便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尽管该计划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当地政府还是选择继续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实施,目的是促进新行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参议院大选提供军人投票解决方案

20183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宣布正在试行区块链投票应用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即将到来的参议院大选提供投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与现有的移动投票系统相比,可追溯、不可篡改、透明、更安全、更方便。该方案还解决了正在军队服役的缺席投票人行使投票权的问题,为缺席投票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匿名投票方式。


墨西哥: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公共项目竞标

20184月,据墨西哥国家数字战略协调员透露,政府正推进一个名为HackMX的区块链项目,利用区块链跟踪公共项目的竞标情况,使公开招标过程透明化,同时可以存储投标过程的信息,便利事后审计,从而消除竞标过程中“易腐败”的人为因素。


迪拜:基于区块链的商业登记

20185月,迪拜经济发展部(DED)和迪拜硅谷绿洲管理局(DSOA)宣布联合推出一项基于区块链的商业注册系统项目,数字化在迪拜建立和经营业务的流程,方便商业信息在不同机构和主体之间查询和确认,降低合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极大便利投资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智能化开展,是将迪拜2020年建设成为区块链驱动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


英国:政府官方档案馆正测试区块链技术

20186月,英国政府的官方记录保存机构国家档案馆(TNA)作为世界上最大、最老的档案馆,一直在业界作为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的引领者。英国国家档案馆正在研究使用区块链进行记录共享,该研究项目名为“Archangel”,由萨里大学主导,该项目将建立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服务原型,确保档案查阅者看到的内容和以前看到的内容一致,期间若有修改,可以真实记录修改过程。


4.3 其他领域

4.3.1 慈善领域:善款追踪

慈善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善款去向和用途不透明带来的腐败问题,以及层层下拨带来的无谓消耗。而区块链在解决这些慈善难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其分布式记账技术能够将所有交易信息记录并存储下来,且保证其不被篡改。实际上,凡是需要公正、公平、信任的领域,除慈善之外还有保险、公证、教育等等,都需要区块链技术。

成立于2013年的首个比特币非营利组织BitGive基金会,致力于将比特币及其相关技术应用于非营利慈善组织和人道主义工作中,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2015年,该基金会从比特币社区募集了超过11000美元的捐款,用于肯尼亚的Shisango女子学校的水井项目。该项目通过实现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捐赠,将清洁、安全的水源引至学校。

20157月,BitGive公布了慈善2.0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建立一个透明的捐赠平台,向捐助方和公众彻底开放每一笔捐款的使用和去向,从而造福全球范围的福利组织。


4.3.2 能源领域:分布式能源交易

在能源领域,区块链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能源交易,可利用智能合约平衡供给与需求,还能够安全记录能源流。跨国能源巨头们也都在各种区块链项目上有投入,致力于将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连接起来。

20181月,美国能源部实验室宣布开发能源交易跨区块链结算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为分布式能源市场提供了变革性和高扩容的平台,从而让分布式能源更好的与整个电网进行交互,包括更高效的需求响应、电量储备、电力质量支持等。目前,澳大利亚、日本、欧洲能源提供者已纷纷启动了基于区块链的能源项目。


4.3.3 交通物流领域:智能化与高效率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交通以及提高物流效率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可有效解决交通物流现有的高成本、信息安全以及追溯防伪等问题。

20175月,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宣布与IBM合作,将智能合约用于海运提单,以一种开放和分散的方式将数字价值转移,仅这一项就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20181月,俄罗斯铁路公司计划采用区块链相关应用,如智能合约、加密数字货币售票等,旨在为物流和运输服务业提供便利并降低其成本。该项计划将实现合同关系全自动化,以及使用加密数字货币实现合同条款。


4.3.4 投票、执法、遗嘱、学术、音乐、体育等领域

区块链以其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记账功能,可在多个涉及数据存储、信任和交易的领域应用。如在投票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核实选民身份、安全记录选票情况,确保选票统计真实性,从而避免选票造假、丢失;在执法领域,可帮助追踪证据,标记可疑交易;在遗嘱领域,可确保遗嘱真实性;在学术界,能够核实学历证书,打击学历造假;在音乐领域,可自动处理版权;在体育管理方面,可帮助体育爱好者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投资,以获取运动员未来收入的分成、参与体育活动等等。此外,区块链在基因数据、网络安全、云存储等领域也都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未来可大大推动网络数据的共享及安全可靠运行与交易。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

5.1 助推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

纵观全球各领域,关于区块链的探索均在加速进行,在保险这个最需要深度引入区块链的领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目前,从我国国内保险业内数字化程度来看,还可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保险行业在如何履行其对客户、市场和监管机构的责任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区块链技术可在整体创新和风险管理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保险业而言,取得客户信任是各公司一直主张的价值核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将身份管理、数据、流程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真正交给客户,提高透明度,这是取得客户信任的核心。应用“去信任”的区块链系统对前、中、后端整个链条(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交易理赔和管理、风控与资本管理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武装,或在将来为保险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战略利益。


5.2 助推保险监管数字化转型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现状,可以预见,区块链技术在保险监管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比如,监管部门可要求保险公司通过私有区块链提交其等级和报告文件,从而提供准确可信的文件和数据,以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业务合规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管。

美国政府已经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保险监管领域的运行及优化潜力。在我国,保险交易和监管机构也充分意识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能,并积极进行开发和应用实验。

20179月,上海保交所发布了其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上海保交所自主研发的Golang算法包,能够支持数字保单存证场景下每秒5万笔保单指纹的数据上链和高并发处理。该系统可以运用在保险交易、结算、反欺诈以及监管等方面。

20182月,上海保监局牵头完成了国内首个再保险区块链技术应用实验。该实验涉及到三类直保合约与临分业务,以超过10万条真实业务数据完成各场景全流程实验。上海保监局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再保交易平台不仅可完成交易环节,并可整合成统一的多链交易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再保账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次实验克服了区块链技术处理信息速度慢、频率低的问题,为区块链在保险监管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

5.3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风险与监管

5.3.1 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

在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广泛开发和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风险。从比特币出现至今,区块链技术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点对点互联、分散化信任、分布式记账等优势特征,展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不过,新兴的区块链技术也并非十全十美,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高能耗、容量速度限制、安全性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背后,也存在引申出来的利益冲突问题。

高耗能方面,2018Nature Energy的一篇文章指出比特币挖矿的能源损耗超过了黄金、铂金等贵金属,1美元比特币消耗的电能实际上能够开采3.4美元的黄金。链塔智库发布的《全球比特币挖矿成本研究报告》更是指出,比特币挖矿的耗电量可以供应半个荷兰的用电需求。然而,挖矿使用的电能对虚拟货币之外的世界全无意义,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尤为刺眼。

其次,响应速度也是现阶段制约区块链深化发展的一大障碍。无法快速处理大量的交易信息,是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始终未能突破的瓶颈。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它为区块链设置了1MB的容量限制,使每一个区块只能容纳4096个交易,其交易的清算和结算通常需要10分钟左右,如此漫长的等待,难免令众多用户无法接受。

存储容量方面,目前普遍通过存储相应的哈希值(一种字符串变换运算,常用于加密和数字签名)来降低容量。但即便如此,区块链的数据存储量依然会随着节点增加而急剧膨胀。

在安全性方面,区块链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智能合约。典型案例是以太坊上最大的众筹项目DAO,由于编写的智能合约存在重大缺陷,于2016617日遭到攻击,价值6000万美元的以太币被盗。为挽回损失,以太坊被迫分叉,一度引发市场动荡,该事件也被视为以太坊历史上最黑暗的事件。

另外,区块链技术在使交易的信任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也使原有的中心化机构的作用大大削弱,从而使其利益受到损害。比如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区块链技术可使场外交易风险大幅降低,但同时也使证券交易所的收益较以往少了很多。因此,证券交易所要想弥补收益的话,必须与时俱进,学会利用区块链去开发新的数据服务。


5.3.2 区块链技术的监管

区块链技术减少了对中介机构的需求,人们可以在点对点基础上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创建和部署自治系统或设备。不过,各国政府仍保留了监管这一技术的权力。因为区块链网络的维持,最终还是需要一定的中介,需要由人和矿工来管理。而他们很大程度上受利益的驱动。区块链还需依赖软件开发商和硬件制造商,这些实体在特定管辖范围内运作,是各级政府监管的对象。

美国在区块链技术的监管以及引导方面,都有一些先行经验。美国联邦政府一方面承认区块链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另一方面也指出该技术仍处于早期,当前存在过度炒作,也对监管和立法提出了一些挑战。监管机构间应协调合作,确保政策框架、定义和管辖权的一致性。重视国家安全风险,安全评估立法先行。201712月特朗普签署通过《2018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含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安全评估。

在企业引导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在2018年发布的几份报告中均指出区块链并非一种“杀手型”技术,目前尚未能完全替代现有系统,并指出了区块链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可扩展性、数据安全、互操作性、个人可识别信息管理等。美国国土安全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等联邦机构给出了用以帮助确定区块链是否适合于一项特定系统或活动的方法。NIST还告诫产业,区块链一旦被广泛实施和采用,便很难对其进行更改。一旦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中,即使出现错误,该数据通常也会永久存在。应该在调查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情形下使用区块链,而不要仅仅因为是新技术就盲目使用。

美国的经验可为我国带来一些有益启示。首先,应重视和加强对区块链问题的预研究。区块链发展目前仍处于早期,其定义、特征、应用、风险和挑战仍在不断演变当中。应提早对政策、技术特征、应用、适用性等问题开展预研究,并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项目和概念证明,为适时、适当介入区块链管制建立基础,避免监管缺位或监管过度,为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应引导产业理性发展。区块链作为当前热门的技术存在一定的过度炒作,有必要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意见,引导产业客观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既肯定区块链技术的正面价值,也避免盲目投资和使用。

最后,应重视区块链安全风险,加强预评估。区块链所拥有的去中心化、不可删除等特性可能给跨境数据流动、内容管理、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用户权益等领域带来安全风险。美国政府虽然当前对区块链技术无管制,但是已经通过立法对区块链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进行预评估。我国也应及早对重点安全领域开展预评估,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部署。